在《傀儡之家》里,易卜生曾塑造過一位經典的勇于向男權家庭發出反抗的女性:娜拉。
娜拉溫柔美麗,有一個英俊多金的丈夫。丈夫待她很好,給她錢,哄她開心,直到娜拉發現自己不過是丈夫的提線玩偶,可以任其擺弄。于是覺醒的娜拉選擇了離開這個家,在整部戲劇的結尾,娜拉“砰”地一聲關上了門。
當我看《神秘巨星》時,我同樣聽到了這樣的關門聲。
《神秘巨星》中的母親娜吉瑪的生活和娜拉一樣,丈夫負責賺錢,自己負責打理一切家務。然而娜吉瑪顯然不如娜拉幸運,她的丈夫不僅對妻子極為摳門,而且一不順心就非打即罵。
但這并沒有影響娜吉瑪對音樂的熱愛,這種熱愛也影響了女兒尹希婭。15歲的尹希婭不僅展現出了非凡的歌唱天賦,而且產生了當歌手的夢想。
在這樣的家庭里,女性當然是不被允許有這樣的夢想的,這讓尹希婭產生了逃離的念頭,而在音樂人夏克提的幫助下,尹希婭終于帶著母親向父親發出了反抗。
當娜吉瑪在機場強硬地頂撞丈夫并憤然簽署離婚協議的時候,我和我周圍的小伙伴都差點兒鼓起掌來,不得不承認,比起娜拉的出走,還是娜吉瑪的反抗更解氣。
人們習慣于認為弱者不敢反抗是因為害怕強者施加的暴力,其實不然,許多時候,反而是弱者自己作繭自縛。
影片中,當尹希婭把專業律師給她的文件拿給母親看時,娜吉瑪的第一反應不是高興,而是憤怒,她對尹希婭說:“你就那么盼著爸爸媽媽離婚嗎?你問過我是怎么想的嗎?”
娜吉瑪并不缺乏離開丈夫的勇氣,她很勇敢,當全家人逼著她打掉腹中的尹希婭時,她獨自一人把她生了下來。她明知背著丈夫賣掉項鏈的后果,可還是義無反顧地賣掉了項鏈只為給女兒買電腦。
娜吉瑪不愿離婚,是因為她認命。
在《傀儡之家》上演后,魯迅寫了一篇《娜拉出走以后》,他在文中直言不諱地表示,在一個女性無法獲得工作機會的社會里,娜拉的結局只有兩個:墮落和回歸。
娜吉瑪也是,她不識字,沒有工作,她的結局很可能和娜拉一樣。
所幸的是,她有一個天才女兒。
所以比起娜拉,娜吉瑪還是更幸運一些。
《神秘巨星》在針對印度的性別歧視及家庭暴力問題上的確做出了值得稱贊的嘗試,但它缺乏對于這些問題的致命一擊。
尹希婭說,做夢是人的基本權利,而魯迅說,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以走。
縱觀整部影片,拯救了尹希婭和娜吉瑪的不是夢想,而是天賦。如果尹希婭沒有這樣的天賦,娜吉瑪是否還有底氣反抗她的丈夫?
說白了,這部影片只告訴人們要反抗,卻沒有給出一個可以復制的解決方案。
即使現實中的娜吉瑪們看到了電影,她們依然不敢像娜拉那樣“砰”地關門離開。
然而,即使存在這樣的瑕疵,《神秘巨星》依然不失為一部不錯的電影,至少它喚起了人們對家庭暴力問題的重視。
娜拉出走以后的道路無論多么坎坷,我們都要為娜拉的出走鼓掌。
事實上,阿米爾汗的電影一直都帶著一些“理想主義”的色彩,不管他鞭笞的社會現象多么黑暗,他的電影總是充滿光明。《神秘巨星》或許欠缺深度,但它講了一個充滿溫情與感動的故事,即使我們都知道這個故事有多么不現實,我們的內心還是會被它觸動到。
魯迅在《娜拉出走以后》中說道:“夢是好的;否則,錢是要緊的”,其實吧,這話也可以反過來說。
雖然錢是要緊的,但有夢總歸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