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少女荻野千尋隨父母偶然來到一個靈異小鎮,千尋的父母由于貪吃,未經允許在一家飯店大快朵頤,竟然受到懲罰變成了豬。千尋為了救出父母,留在靈異小鎮的油屋工作。她在靈異小鎮上遇到了一些不同尋常的人和事。為了救出父母和幫助朋友,千尋一次次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影片中千尋不斷地成長,表現出勇敢、堅持、善良、誠實、友愛的品質。
我懷抱著崇敬之心欣賞了這部經典的動畫電影。電影中充滿著大量美輪美奐、目不暇接的動畫場景和畫面,比如裝飾精美、豪華且極具日本民族特色的油屋、小鎮的風光和夜景、水上夢幻般的宮殿、千尋和白龍手拉手飛行時晶瑩的淚珠在空中飛揚等等。最吸引人的除了這些,還有影片帶給人巨大的思考空間。
故事絕大部分場景都發生在夜晚,我們也像是在電影制作者精心編織的夢境中做了一場夢。其中各式各樣的元素充滿了豐富的隱喻和象征。這部影片涉及到很多不同的議題,例如找回自我、成長、友誼、救贖,以及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等等。每個觀影者都可以有不同的聯想和解讀。于我而言,本片主要是關于在一個容易迷失的社會,人如何找回失落的自我;以及人在成長過程中,友誼和同伴幫助的重要性。
看點一: 千尋與父母
——“他們已經忘記自己是人類了”
影片的開端,千尋一家正行駛在遷往新家的路上。由于迷路,千尋跟隨好奇的父母走進了一條隧道,進入了靈異小鎮。隧道是現實世界和想象世界的過渡地帶,通過隧道,他們從人類世界進入了神靈的世界,后來又再次回到人類世界。進入靈異鎮后,千尋的父母禁不起美食的誘惑,未得允許便在一家無人店里大快朵頤,后來變成了兩頭肥豬。食物的象征意義是人類世界中各種誘惑,財富、權力、地位……為了這些,人類抱有僥幸心理,甘愿冒險嘗試,一旦開始便成癮似的不能中斷。千尋和白龍站在豬圈前。千尋問:“他們病了?還是受傷了?”白龍答:“不是,是吃太飽了在睡覺,他們已經忘記自己是人類了。”
人類的特別之處在于其自我意識、理性思考和反思功能。然而在某些情況下,人們也可能迷失。千尋的父母正是迷失在自己的貪婪里,因而變成了豬。
看點二: 千與千尋
——“湯婆婆透過奪取別人的名字來控制人。你就當作自己是小千,把本名好好藏起來。名字一旦被奪走了,就會找不到回家的路。”
荻野千尋為了救出父母離開靈異鎮,不得已先留下來到湯婆婆那里找工作。湯婆婆作為油屋的最高管理者,奪走了她名字中的三個字,給千尋改名為“小千”。在油屋,不許擁有自己的名字,名字是由管理者分派的。這象征著人們沒有真正的自我。第二天,白龍送給千尋一張寫有她名字的卡片,提醒千尋,“記住自己的名字,這樣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姓名是我們出生后擁有的第一個和自我身份有關的符號,我們一生持有它,愛惜它。這里,名字象征著我們的自我,或者初心。小千謹記著自己的名字,最后也幫助朋友白龍想起了自己的名字。
在象征層面上,影片中幾乎所有的關鍵角色都面臨同樣的問題——我們從何而來,我們是誰,我們要到哪里去。
看點三: 千尋與白龍
——最動人的友誼是陪伴

在千尋找到工作的第二天一早,白龍約千尋在橋邊相會。千尋剛剛經歷了父母變豬的打擊,又突然被拋入了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在一個陌生的工作環境中找了一份辛苦的工作,此時的她是最傷痛、最無助的時候。白龍將千尋的衣服還給她,鼓勵她,等她離開這里的時候,這些衣服用得著。白龍用能讓千尋振作精神的咒語做了一些食物,帶給身心懼疲的千尋吃。突然間,千尋嚎啕大哭起來。痛苦、委屈、傷心……都隨著淚珠奪眶而出。白龍沒有說什么,只是手攬著她的肩頭,關切地看著她。這一幕是如此動人。放聲哭過之后的千尋,重新擁有了面對生活的勇氣和力量。盡管白龍提醒千尋要記住自己的名字,這樣才能找到回家的路。然而白龍自己卻一度忘記了原來的名字,以及他從哪里來。在千尋的努力下,他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名字——賑早見琥珀川。白龍,曾是琥珀川的河神,因為人類建造公寓填平了琥珀川,他被迫流離失所,無奈到湯婆婆那里學習魔法。
看點四: 千尋與河神
——他太臭了,拖著沉重的步子,疲憊不堪,看起來像是生了重病。他無精打采地走進油屋,試圖洗去滿身的污垢。
起初油屋的人們誤以為門外前來洗浴的是腐朽神,因為他又臟又臭,巨大的身軀不斷往下淌著渾濁的污水。沒有任何人愿意服侍他洗浴。于是湯婆婆指派給千尋這個傻姑娘的第一份工作便是這個。笨手笨腳的千尋,強忍著惡臭,站在離河神最近的地方幫助河神洗浴。她發現扎在河神身上的大鐵釘可能正是導致他惡臭的原因,于是她和大家一起齊心拔出了這根鐵釘,令人吃驚的是,一起被拉出來的,還有數不清的人類制造的工業垃圾,其中可見腳踏車、廢棄鋼材、木板、雨傘等等。正是這些垃圾散發出濃烈的惡臭。
人為大自然所哺育,人類悠久的歷史充滿著對大自然母親的感恩之心。然而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的今天,人類對于自然的破壞也是前所未有的。以利益為導向的人類離感恩、敬畏之心漸遠。河神受到污染變得渾身惡臭,步履維艱。而白龍也有著與他相似的遭遇——由于自己的河流在人類建設大廈時被填平,無奈去了油屋。千尋真誠的服侍這位渾身散發惡臭的“腐爛神”洗浴和去污,從象征層面實現了人對于自然的保護和拯救,并提醒人類應有的反思和行動。洗白白后的河神慷慨地留給油屋一大筆金子,留給千尋一顆珍貴的藥丸。
看點五: 千尋與無臉男
——“我好寂寞”
影片反復呈現出同一類場景:小鎮上游蕩著許多身體像黑色布袋的無臉人,在他們空蕩蕩的身體上只有一個沒有表情的白色面具。無臉人們是一群孤獨的游魂,沒名沒姓,沒有面龐,他們不快樂,他們寂寞、抑郁甚至絕望,在清冷的大街上漫無目的的飄蕩,無家可歸。當別人正在工作或娛樂的時候,他們則無所事事,既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為什么活著,既不知道自己從哪里來,也不知道將要到哪里去。
無臉人們象征著不被愛與沒有歸屬感的孤獨,他們沒有家人,沒有朋友,甚至連聲音都沒有了。千尋不像油屋其他的人,視無臉人不存在或者低看他們一等。起初她也有點害怕,但后來她發現無臉人們是無害的。有一次,千尋看到無臉男孤獨地站在門外的雨中一動不動,便關切的問“你不怕淋濕嗎?”并善意的留下了一扇門以便無臉男可以進來避雨。無臉男通過偷藥浴牌子來報答和討好千尋,又通過變化出金子來取悅其他人,目的是為了得到關懷和陪伴。但他在油屋連著吃了幾位侍者,又顯示出其可怕的一面。當千尋問他:“你從哪里來的?你最好回到你原來的地方。你的家在哪里?你的爸爸媽媽呢?”他只痛苦地說:“我好寂寞。我要小千。”千尋說:“無臉男是來到油屋才變壞的。所以讓他離開那里比較好”。于是無臉男跟隨者千尋一起找到錢婆婆的住處,得到了一個溫暖的歸宿。千尋溫暖的友誼與幫助,錢婆婆好心的收留,象征著無臉男的孤獨正在得到安慰和最好的治療。
看點六: 千尋與坊寶寶
——“外面有許多病菌,到外面去對身體不好的。”
湯婆婆最愛的除了金子,就是她的巨嬰坊寶寶了。湯婆婆如此愛坊寶寶,特地精心建立了一個“溫室”:這里有許多的玩偶、各色柔軟的抱枕,坊寶寶就一天24小時地躺在這堆抱枕下。室內的墻壁上畫著山川、河流、雪山、房屋,而屋頂上帶有可以用魔法遙控調節的“太陽”和“月亮”。儼然一個人造小世界。坊寶寶,體型巨大,任性,只會用哭來索取自己想得到的東西。一次千尋偶然間闖入了嬰兒房,他驚訝的說:“你是來傳染病菌的嗎?外面有許多病菌。到外面去對身體不好的。”可見,他內化了湯婆婆灌輸給他的對世界的認識。
在我們的周圍,是不是也有不少這樣的父母,這樣嬌寵自己的孩子,告訴孩子:世界是危險的,永遠不要出去闖蕩,還是在家里待著比較好。最后,培養出來的不是堅強獨立的孩子,而是高大的巨嬰。而千尋則告訴坊寶寶說:“待在這里才會生病呢!”后來他與千尋一起出走,踏上去錢婆婆家的旅程。正是這趟旅程,使他得到了成長。
看點七: 千尋的成長
每一個人的成長都需要面臨各種各樣的沖突,而個人的成長往往是在沖突的解決中實現的。當初千尋聽從了白龍的勸告準備去找鍋爐爺爺,當要邁下第一個陡峭的臺階時,她極其害怕;當她幫助煤灰搬運煤塊,并把煤塊往燒得火熱的鍋爐里扔的時候,炙熱和飛揚的火星讓她害怕;當去找湯婆婆找工作時,她面對湯婆婆駭人的話語和姿態,她幾乎顫抖了;當幫她的第一個客人“河神”洗澡時,惡臭讓她幾乎不能忍受;為了幫助無臉男,她把最后半顆藥丸放進無臉男嘴里,而沒有了藥丸,她的父母可能沒有希望再變回人類……
千尋并非生來就是一個集智慧、勇氣等所有優秀品質于一身的女孩。她太普通了,以至于在人群中很難被找到。就像初入社會的我們,然而,隨著影片的發展,我們卻越來越喜愛她。因為通過克服她所面對的各種挑戰和沖突,她成長了,成為一個善良、堅定、勇敢、誠實、友愛、智慧的小姑娘。
在千尋成長的過程中,同伴的幫助和友誼起到了巨大的幫助作用。白龍、鍋爐爺爺、小玲、坊寶寶等人都在各種困難節點給予了她重要的幫助。而白龍、無臉男、坊寶寶等人的成長也離不開千尋的幫助。同伴互助是即將要離開父母的青少年成長路上最重要的助力。
影片結尾,重新回到現實生活中的千尋和父母似乎都忘記了曾經發生的一切。經歷了油屋之行,千尋仍將面對現實生活對個人身份認同的考驗。正如觀影的我們,當我們與千尋一起經歷了油屋之行,影片結束后,我們也一樣需要真切地面對我是誰、我要去哪里這樣的問題。但愿我們也都能在同伴互助中共同成長。希望大家在觀影時看到千尋的成長經歷也能給自己帶來一些幫助。